【编辑手记:】
许多人都知道王琳达是一位从地产起家的慈善家。她是第一位从香港来到北京发展项目的开发商,在北京西南的一片垃圾场中建立起140万平米的怡海家园。作为外商在帝都开发如此大楼盘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在内地发展地产20年,王琳达充分展现了她的逆向思维能力。怡海置业开发的项目不足10个,覆盖住宅、商业、写字楼。最早为了吸引业主购买项目所建立的学校,如今已经发展成首屈一指的民办教育集团,怡海教育集团。她还搭上城市圈+产业地产的快车,计划投资60亿在湖北武汉打造一个可以服务3万-6万人的教育地产城。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王琳达把很多的精力用在教育和慈善上面。不止捐赠款项,还亲力亲为建校育人。
【正文:】
王琳达是1989年来到内地进入房地产行业的,从广州的世界贸易中心项目开始做起,先后进入深圳、广西、南宁、海南岛、山东潍等地,最后到了北京、上海,她是第一位从香港来到北京发展项目的外资开发商。
1992年的北京刚刚开放房地产投资给外商,王琳达参加北京市政府在香港举行的第一届招商会,通过招商引资进了北京市场。那时候的北京还没有三环,王琳达对北京并不了解,没到北京前曾经一度以为自己拿下的第一个地块怡海花园地块就在北京市的中心。到了之后她才发现,她拿下的土地在北京的西南角,属于丰台区,位置偏条件差,“三个大沙坑,有100多米宽,27米深,就像美国大峡谷一样。当时地貌是一层沙子,一层鹅卵石,因为那是永定河脉河床的地方。非常艰苦,连公路都没有,只有土路,水也不通,电也不通。当地人在我们来之前用垃圾填满了大坑,后来我请他们以四块钱一车的人工费把垃圾全部清理了出去。”事后,王琳达曾经这样回忆,“当时我们有五个股东,有美国的、台湾地区的还有香港地区的,他们仅仅来了六个月,就说上当了不能投,都撤资走掉了。”
王琳达一个人留了下来,因为她看到了机遇,北京当时有1000多万人口,却没有一个大型的完善住宅区。她开始像政府一样地去建设这个社区,没有电信网络,她就提供土地给中国电信局,请他们帮忙建;没有汽车路线,她就提供土地给公共汽车总公司,让他们帮忙开通……
在王琳达看来,房地产商是一种要肩负很大社会责任的职业,因为关系到业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教育。基于这样的理念,她于1995年开始一边盖楼,一边申办教育,先后与北京第二实验二小合作成立怡海分校,与北京第八中学合作成立北京第八中学怡海分校……幼儿园、小学、中学、老年大学,无所不包,逐渐形成怡海教育集团。截至2013年,怡海教育集团所属单位10个,分布北京和长沙两个城市;在校学生近5千人,大学入学率每年百分之百,升入全国重点大学的平均比率是92.8%,成为名校、企业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多次受到有关部门表彰。现在,她更是把自己一半的精力都放在了教育项目上。
在王琳达看来,社会责任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有钱并不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前提。社会责任更多贯穿于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当中,是从心灵里面生发出来的担当。“每年,怡海都会拿出一两千万放到怡海奖学金里,做教育公益。但社会给我们最大的回报,并不是金钱,而是认可。怡海被评为全国百强企业,我被誉为中国最多孩子的妈妈,他们都叫我王妈妈……” (整理/王小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