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起那段记忆,实不忍心!但我们终究还是过来了,“三年恢复、六年提升、九年跨越”也在一步步实现,七载教育路,共建北川情,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2008年的那场变故让北川成为社会焦点,北川也不再是四川的北川,最令人揪心的那所学校也成为中国——北川中学。新建的北川中学占地6万多平米,校舍建筑面积约3.7万平米,自2008年9月21日筹备立项,到2010年8月27日竣工交付使用不超2年,北川中学已然已成为中国建筑史的一个奇迹,有幸,我与怡海同仁都见证了这一切。

       那一年,在中国侨联的带领下,始终注重民生效益、社会效益,以公益慈善为己任的怡海集团主动请缨,成立援建项目组,配合绵阳市马上投入学校的考察规划、设计论证与施工建设。在设计论证阶段,怡海集团万众一心,组织了3次全国性教育专家研讨会, 2次邀请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原专家顾问进行方案审核,先后共组织12次北川中学设计研讨会。同时,怡海集团组织怡海人、怡海社区居民加入到募捐大军,配合中国侨联多方联络世界华人华侨加入募捐,并鼓励发动北川学子自建自救,编辑出版《爱在北川学子吟》中英文版,进行义卖。最终募集善款2000余万元人民币,均用于北川中学建设。

       2010年7月,悬在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新北川中学落成。9月1日,对孩子而言,多么神圣!这一天我们终于可以给孩子们一个交代,可以再不用饱含泪水面对这片土地! 但拥有18年教育经验的怡海深知师资力量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的发展影响有多大。更何况是在灾后重建这个节骨眼!怎么办?!当时刘亚春校长也承担起不少的课时量,几日难眠后,怡海大胆的向北京市西城区教委提出联合支教的想法,很顺利!同年 7月29日,由怡海集团牵头,西城区教委、绵阳市教体局、北川中学、怡海教育集团签订为期三年的支教协议。每年派遣各个学科十余位优秀教师到北川中学进行学科建设、课程优化、知识传播和文体教育等多方面支持。

       新的历程再次起航,三年过后,2011年北川中学高考开创历史新高,182人过线,9人过一本分数线;2012年326人过线,其中27人过一本分数线。不断增长的数字鼓励着我们,与西城区教委、北川中学再三讨论决定再送一程,又续签三年支教协议。2013年高考成绩再创新高,360人过线,37人过一本线。2014年突破400人大关, 2015年,我刚刚得到消息一本上线比去年多了11人,达到48人。这是北川中学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的结果,孩子们也要感谢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西城区教育委员会及69位支教老师做出的贡献。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只追求成绩,更要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发展,一手抓成绩,一手抓素质,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也是怡海教育的一直提倡的教育理念。

       三年又三年,一眨眼,六年就过去了,习惯了每年五月到北中给考生加油,也喜欢了六月焦虑又期待的等待着高考成绩的公布;习惯了七月迎送北中支教老师并担心他们到了北川会不会也起湿疹,也习惯了每年教师节到北中与老师们聊聊,和孩子们坐坐;习惯了孩子们一声声喊我“王妈妈”,也习惯每年暑假接孩子们到北京来看看。

       诚然,在援建支教这七年,总是能听到商界朋友以及下属劝我记得自己商人的身份!“七年的精力可以再复制一个怡海花园了。”然而,从深圳台湾花园到北京怡海花园,从上海金鹰大厦到长沙怡海星城,亦或是临沂的怡海国际新城,都没有北川中学来的更有成就感!都没有北川中学中的那栋怡海楼、怡海树更令人牵挂!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我似乎自己也说不清道不明,只知想起那一双双眼睛就会问自己我还可以为他们做什么!抽空过去看看吧!北川中学的成功重建与发展离不开强大的祖国作后盾,正如刘亚春校长所说,这是慈善、民生、教育三位一体的创举。而把公益慈善当事业来经营是怡海现象的一部分,更是怡海模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怡海集团始终坚持,培养大爱,拥护公益慈善,履行社会责任。

       将无界的博爱凝聚,把爱的圣火传递,北京怡海公益基金会将继续关注支持北川中学校园发展与学子教育,携手北川,情融教育,大爱在中华。

 

北川中学名誉校长

怡海集团董事局主席

王琳达

二〇一五年七月七日